党建群集:
 | 
 | 
 | 
 | 
 | 
 | 
 | 
 | 
 | 
 |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珠龙镇:“四强化”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 字体: ]作者:珠龙镇   发布日期: 2023年04月11日

5abeed18fb754340795515b31fb17da.jpg

珠龙镇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造血功能不足等问题,通过建强组织、树立标杆、产业引领、人才回引,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强化组织引领,吹响“冲锋号”。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镇级抓统筹、村级抓落实”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实现“纵深有度”、“动态高效”的工作格局。镇党委先后制定下发了《珠龙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珠龙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珠龙镇村(社区)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明确了目标任务,并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专班,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锋队”8支,下沉各村居一线,对各村优质资源、特色产业现状进行调研,按照“一企帮一村”和“一村一品”进行全面梳理,制定符合各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工作通报问责考核制度,将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作为衡量班子整体合力的重要依据。

强化标杆引领,设立“光荣榜”。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六亮”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发优势资源,打造北关村果蔬采摘基地、珠龙村沃林蓝莓基地、陈王村蔬菜种植基地和广卫村瓜蒌基地为代表的产业基地,每季度评比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在镇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展示,树立标杆典型,营造“比学赶超”良好范围。每季度组织各村(社区)召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座谈会,共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组织镇村干部代表前往先进产业发展示范点现场观摩学习,开拓眼界,增强本领。依托党建引领工程,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红山果”等党建特色品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2年底,该镇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均突破38万元,其中2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0万元。

强化产业引领,积蓄“新动力”。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镇党委协调,村级党组织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通过完善村集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增收,截至2022年,该镇8个村(社区)整合资金300余万元投入多种产业发展。各村还依托资源优势和村企联建发展特色产业,其中陈王村申报的温控大棚全基质蓝莓标准化种植科技示范项目,种植新品种蓝莓4000盆;木庄村利用闲置厂房发展木制托盘加工,年增加收入5万元;官塘村打造云谷休闲农庄项目,年增加收入不低于5万元;清流社区与滁州灵翔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广告分公司,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广卫村在明塘组与滁州市墨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村企联建,通过租赁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带动当地30余人就业。

强化人才引领,撬动“新路径”。实施村(社区)干部“乡雁”培育计划,开展“头雁”提能、“强雁”领飞、“雏雁”破壳、“归雁”赋能、“离雁”强心五大行动,构建选拔、培育、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全链条培养机制,逐步破解村(社区)干部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等问题。出台《珠龙镇选拔培养村后备干部实施方案》,建立“名师高徒”后备干部培养和双向选择机制,公开招录13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后备干部,选派基层经验丰富的镇党委班子成员和优秀村书记担任后备干部导师,开展专题培训12场,帮助新入职后备干部提升工作能力。与区农业农村局合作,开展专家一线帮扶、专业技术下乡等助农活动,培养一批“新农人”,为全镇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有组织有计划地从政治素质好、有创新精神、有培养前途的致富能手、返乡青年、复员军人中发展党员,不断壮大高素质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