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谯区沙河镇探索推行组织联建、服务联动、产业联兴“三联”模式,全力构建布局优化、治理提质、村企共富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形成联建共赢的良好局面,助力乡村振兴纵深发展。
组织联建,从“头雁领”转向“雁阵飞”。镇党委牵头部署,按照“党建引领、业务相关、地域相邻”的原则,整合全镇28个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党组织,创建党建联盟6个,形成“联盟主导、党员主体、群众自愿”的参与格局。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月组织联建单位共商共议、交流互动,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强化组织协调。推动党建资源共享、党建经验共融、党员素质共强。开展联建单位“牵手行动”,定期举办讲党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党建活动形式,促进共建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全镇79名非公企业党员到村(社区)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捐资助学、文明创建等活动,办理民生实事74件,累计捐款14万元。
服务联动,从“有人管”转向“管的好”。利用资源集聚整合,全方位提升治理效能,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平台“专业化”搭建。高标准赋能网格化治理平台,6个村(社区)划分37个网格,集党群服务、矛盾调解、协商议事于一体,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2023年以来,征求群众意见诉求23条,全面梳理服务事项6类36项,调处矛盾纠纷23件。阵地“标准化”提升。以全国文明村新塘村为主阵地,成立首家村级物业公司,推动物业服务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进一步落实物业服务、化解居民诉求。能人“示范化”带动。紧扣村庄发展实际,从乡贤、“土秀才”、致富带头人、返乡毕业大学生等群体中,挑选21名纳入“能人库”,同安徽超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创2个产业项目,“联”出致富“聚宝盆”。
产业联兴,从“被动干”转向“主动合”。坚持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挥“叠加”效应,极大释放乡村经济“新势能”。共富平台壮产业。新塘村回收利用闲散土地,种植精品葡萄、富硒水稻等特色农产品,形成规划统一、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布局。草王村、白米村“两委”优化林苗两用林种植业发展路径,依托“林业经营大户+农户”,力推林业绿色共富产业。村企联建增效益。探索“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新路子,深入谋划打造104国道“道口经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志成农业等区内重点企业洽谈合作项目2个,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00余个。产学融合促发展。结合招才引智“质量提升年”行动,持续加大“校地”“校企”合作,联合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推行“党建+非公企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2023年以来,镇域2家企业与高校签订合作项目3个,获得市级以上科创类表彰2次。
版权所有:中共滁州市南谯区委组织部 皖ICP备19024113号-1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197号
地址:滁州市南谯区 电话:0550-3118215 E-mail:nqqdyk@163.com